7月23日晚,东亚杯女足第二轮比赛在日本丰田体育场打响,中国女足迎战中国台北女足,赛前一小时,双方公布了本场比赛的首发名单,中国队主教练水庆霞对阵容进行了一定调整,锋线由王霜、张琳艳搭档,队长王珊珊坐镇后防;中国台北队则以核心前锋赖丽琴领衔,试图以防守反击策略应对强敌。
中国女足首发(4-4-2阵型)
门将:朱钰
后卫:李梦雯、王晓雪、王珊珊(队长)、姚伟
中场:张馨、杨莉娜、姚凌薇、吴澄舒
前锋:王霜、张琳艳
中国台北女足首发(5-4-1阵型)
门将:程思瑜
后卫:张季兰、卓莉珊、林欣卉、苏芯芸、陈英惠
中场:李绣琴、詹笔涵、王湘惠(队长)、赖丽琴
前锋:林雅涵
中国女足本届东亚杯以练兵为主,首轮2-0战胜韩国队后,球队士气正盛,本场水庆霞继续沿用高位逼抢与快速传切结合的战术,但中场配置有所调整,技术型球员姚凌薇首次首发,与杨莉娜组成双后腰,旨在加强中路控球能力,锋线上,王霜与张琳艳的组合兼具速度与创造力,试图撕开中国台北队的密集防守。
中国台北队则摆出五后卫阵型,明显采取守势,队长王湘惠与赖丽琴组成中场防线,试图通过拦截和快速长传寻找反击机会,锋线单箭头林雅涵需独自承担进攻重任,其速度与跑位将成为突破关键。
开场后中国队迅速掌控局面,第3分钟,张琳艳左路突破后横传,王霜禁区弧顶抽射偏出,第12分钟,中国台北队赖丽琴中场抢断后直塞林雅涵,后者突入禁区低射被朱钰没收——这是中国台北队首次有威胁进攻。
中国队在第21分钟打破僵局:姚伟左路传中,张琳艳前点甩头攻门,皮球弹地后钻入远角,进球后中国队攻势更盛,第33分钟王珊珊利用角球头槌击中横梁,中国台北队门将程思瑜表现神勇,半场前连续扑出王霜、吴澄舒的射门。
易边再战,中国台北队阵型前压试图扳平比分,但后防漏洞增多,第58分钟,王霜中路直塞,张琳艳反越位成功后梅开二度,两球领先的中国队陆续换上唐佳丽、肖裕仪等球员保持冲击力,第77分钟,刚替补出场的唐佳丽劲射破门,将比分锁定为3-0。
中国队全场控球率达68%,完成22次射门(10次射正),角球数9-2领先,张琳艳获评全场最佳,其灵活跑位与终结能力成为取胜关键,中国台北队尽管落败,但防守组织较以往有明显提升,门将程思瑜7次扑救令人印象深刻。
水庆霞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我完美体育们尊重每一个对手,今天球员们执行战术很坚决,接下来需要总结传球成功率和临门一脚的问题。”中国台北队主帅则认为:“球员们展现了拼搏精神,但面对世界级强队时,我们需要更果断地把握反击机会。”
东亚杯作为东亚地区最高级别足球赛事,本届女足比赛共有四支队伍参加,中国女足曾三次夺冠,仅次于朝鲜队的五次,中国台北队最好成绩为季军,双方历史交锋15次,中国队全胜且仅失3球,最近一次是2022年亚洲杯小组赛4-0取胜。
本届赛事恰逢女足世界杯备战周期,各队均以锻炼新人为主要目标,中国女足征召了多名年轻球员,20岁的张琳艳已连续两场首发并打入三球,成为最大发现,中国台北队则有多名旅欧球员缺阵,以本土联赛球员为主组建阵容。
东亚杯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促进地区足球交流的平台,中国足协近年来通过“逐梦计划”协助中国台北队球员参加大陆女超联赛,多名中国台北队员曾在江苏、武汉等俱乐部效力,这种交流有效提升了中国台北队的整体水平。
国际足联技术顾问在观赛后指出:“东亚女足的整体进步有目共睹,中国队正在向技术流转型,而中国台北队的防守组织能力较三年前有明显提升,这种良性竞争将推动整个亚洲女足发展。”
随着终场哨响,中国女足迎来两连胜暂居积分榜首,7月26日她们将迎战东道主日本队,争夺本届赛事冠军;中国台北队则将对阵韩国队,为争取首胜而战,这场较量不仅展现了足球竞技的魅力,更折射出东亚地区女足运动的蓬勃发展——从技战术进化到青训体系建设,各支队伍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。